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2010年四月,台灣街頭開始出現一本以社會企業型態運作的雜誌。授權自英國街報組織,這本《大誌》(The Big Issue Taiwan)當期雜誌不在任何書店販售,而是將通路轉為街友的工作機會,為改善社會弱勢者生活條件提出新的可能。2017年,在報紙出版日漸萎縮之際,有個新媒體卻選擇先以報紙形式誕生——《週刊編集》(The Affairs)做法看似「復古」,從內容編輯到版面設計都有別於傳統報紙,令人耳目一新。

 

當許多媒體前仆後繼地轉型,以回應網路媒介蓬勃發展帶來的種種衝擊,這兩份紙本報刊的幕後推手李取中卻反其道而行,在紙媒式微的時代氛圍中,走向看似不太「主流」的道路,在急促洶湧的數位浪潮下,從紙本展開一場媒體探索。

 

從數位到類比的逆向探索

在創辦台灣《大誌》之前,李取中其實是資深的「網路人」。大學唸的是物理,第一份工作進入了網路業,在剛創立不久的入口網站「奇摩」負責新聞頻道,主要工作是到各家媒體網站挑選新聞,堪稱台灣第一代的「網摘師」。離開奇摩之後,李取中轉向網路服務的開發,先後投入拍賣平台、入口網站、部落格、社交網站等多種服務型態的規劃建置及後續推廣。

 

網路世界變化快速,李取中說當時受歡迎或成功建立起商業模式的網站,絕大部分他都擁有帳號,從商業架構、介面操作到使用情境,都是他的研究範疇。「我後來才發覺,在網路業的這段經歷,累積出我對於不同媒介及使用情境的思考。」十餘年的網路觀察和開發經驗,後來成為李取中創立「樂多新文創」的基礎。2009年,當時部落格方興未艾,他嘗試打造一個不太一樣的內容平台,「上頭有我們關注的議題、想要邀請的作者,這基本上就決定了平台本身具有媒體屬性,與想要傳遞溝通的看法。」

 

有意識地關注藝術、文化及社會議題,樂多新文創的嘗試,在2009年拿下網路金手指年度大獎,也收穫了市場上的肯定。在被朋友問及有無興趣同步發展實體雜誌,讓已在樂多摸索起媒體經營的李取中,開始思考其可行性,卻不想只是將樂多新文創紙本化。與此同時,他在《2535》雜誌讀到英國《Big Issue》的介紹,對於以社會企業模式營運雜誌感到好奇,但也發現當時台灣普遍對於街報組織及社會企業的概念相對陌生。於是他從了解台灣街友分布情形、為街友提供服務的單位及思考讀者群定位等課題,著手研究在台灣實現的可能,「至少透過辦《大誌》,可以讓更多人了解有社會企業這樣的組織型態存在。」

歷經將近半年的準備,李取中遠赴英國談下授權。2010年愚人節,一本獻給「愚人世代」的雜誌正式創刊。出自李取中對於現在20至35歲「Y世代」的觀察,「愚人世代」是第一個全然在網路化及全球化環境中成長的世代,面對的是越來越複雜的世界和挑戰。對此,他以賈伯斯的名言「保持飢餓,保持未知。」(Stay Hungry, Stay Foolish.)作為台灣《大誌》的精神宗旨,期許讀者能透過雜誌引發更多好奇心與思考,建立起自己對事物的看法。

 

一開始就確立讀者群定位,除了在內容方面嘗試為「愚人世代」廣納多元觀點,也重視閱讀介面的設計,先後找來設計師王志弘及聶永真為《大誌》操刀,逐步發展出獨特的刊物風格。在沒有聳動議題操作和仰賴任何補助下,《大誌》創刊一年半後即達到損益兩平,三、四年運作下來銷售穩定,不僅受到英國《The Big Issue》創辦人的肯定,更在2018年獲得INSP國際街報組織頒發的最佳設計獎項,令李取中對於經營平面媒體產生信心,也反映了人們對於這樣的媒體和內容取向的確實需求。

做一份新世代的報紙

《大誌》的經營有成,並未讓李取中停下腳步。以社會企業模式運作,《大誌》一方面提供工作機會給街友及社會弱勢者,賣出一本可直接獲得一半收入,另一方面則期望藉由雜誌銷售,助其在社會上找回生活自立的信心。但隨著《大誌》在台灣推廣和經營漸上軌道,他也同時意識到,為了將消費者導向街頭販售員所採取的措施,像是雜誌內容不刊登於網路、限縮訂閱制(訂閱價比零售價高、不開放個人訂閱)等,雖可確保其獨特的社會性,但「以一個媒體的內容傳播和社會影響力來看,多少會受到限制。」

 

在不動搖《大誌》運作結構及社會性的前提下,李取中開始思索另創一個媒體,讓關注的議題和內容,能透過紙本、網路等多種管道更廣泛傳遞,「將媒體的屬性發揮得更充分一些。」這個理想歷經數年醞釀,終於在2017年付諸實現,一份以「新世代的報紙」為定位的《週刊編集》(The Affairs)誕生。

不同於現今大多新創媒體始於網路,李取中選擇報紙作為一開始的內容載體。他提到自己從以前即很喜歡閱讀報紙,但長大後卻發現報紙似乎沒有跟著長大,認為應該要有一份屬於這個時代的報紙,回應現在人們對於媒體的需求和想像,也期許藉由《週刊編集》,重新定義現代報紙的形式與內容取向。

 

《週刊編集》一份共十大張,內容橫跨文化、藝文、設計、戶外探索與生活飲食等實用資訊,更涵蓋國際局勢、商業及科技的深度評論分析,並以簡潔俐落的設計,呈現這樣面向多元的內容。對照《大誌》,內容取向與設計風格看似沒有明顯差別,但《週刊編集》的內容及知識含量卻更豐厚。「就媒介形式看來,報紙和雜誌會帶給讀者不同的閱讀心態。」相較於雜誌的休閒性,李取中認為報紙的新聞性更強,也更適合承載較艱深和長篇的內容。

 

從網路到紙媒,李取中認為,「一般提到『新媒體』,經常界定為在網路端的媒體。但我認為『媒介』跟『媒體』需要區分清楚,媒介只是管道,媒體則關於內容的經營、對世界的理解和價值體系。網路只是一種溝通的媒介而已,不應以此來分新、舊。」他也提到不同媒介都有其優缺點,儘管「類比媒介」能夠接觸到的讀者相對有限,「卻是我們對應讀者的重要管道。而紙本具有的物理性和感受性,在建立讀者的認同和信賴感上,也是比較理想的媒介。」

這份在價值取捨、內容及排版設計上,皆與傳統報紙不太一樣的《週刊編集》,發行不到一年訂閱數即已接近上萬份,更在2018年入選日本Good Design Award Best 100,也榮獲「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」的肯定。對於接連拿下設計獎項的殊榮,李取中謙虛地笑說,其實有很多刊物設計得比《週刊編集》要來得好,但能獲得這樣的肯定,或許正反映著在這個時代、大家對於這樣的媒體有其需求和認同感。

 

在紙媒式微或轉型求生的時代,接連辦了兩份紙本報刊,從自身經驗看來,李取中認為設計介入媒體,確實可以讓媒體更能發揮其影響力,但這卻不只停留在美感或表象層次的討論,更在透過訊息與觀點的傳遞溝通,能夠如何幫助人們跳脫框架或慣性思考,更廣泛地探索和體驗世界。

 

「經營一個媒體,不只是紙媒,在將內容放到各個媒介的時候,當然會希望可以透過比較恰當的形式傳遞出去,基本上就有設計力參與其中,可能包括一張插畫、攝影作品的挑選,或整個版式結構的調整等。」李取中認為當設計展現在訊息的溝通上,「我比較希望它達到的狀態是『平衡』。任何訊息的傳遞,不論透過文字或圖像,都會衍生出你心裡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和輕重。我覺得從媒體或編輯的角度來看,一直都在平衡訊息的重量。」他相信只有在達到比較平衡的狀態時,才容易讓讀者看進內容而有所感,「這其實是結合了設計、文案跟美感處理的綜合判斷。」

 

這樣對於「平衡」的拿捏,發生在每一期的《大誌》和《週刊編集》,對於李取中而言,沒有標準答案,只有不斷地探索,找到一個比較理想的方式。而這樣的探索精神,同樣也落實在媒體經營。未來,《週刊編集》還計畫展開不同的嘗試,繼訂閱制之後,也將建構網站,同步透過數位媒介的運用,讓媒體的影響力能更廣泛地擴散。

 

從《大誌》到《週刊編集》,再到《週刊編集》正醞釀著的種種可能,令人想起李取中在《週刊編集》的創刊號,引用了美國詩人T. S.艾略特的詩句,為這個新媒體的誕生宣告立意,而這似也可與他這一路的經歷相互呼應:「我們不應該停止探索,我們所有的探索最終將回到我們的起點,並第一次了解這個地方。」他的媒體探索之路,仍在繼續。

 

李取中小檔案

台灣《大誌》及《週刊編集》創辦人暨總編輯。原為網路人,曾創辦「樂多新文創」,獲得2009年網路金手指年度大獎。2010年,將英國街報《The Big Issue》引進台灣發行,成功建立街頭銷售網絡,為上百位無家者的生活賦權,也讓大眾看到不一樣的雜誌型態及社會企業運作模式。2017年創辦報紙媒體《週刊編集》,期待進一步探索傳統媒體的不同可能,其創新作法獲2018「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」,並入選日本2018 Good Design Award Best 100。


相關文章
golden pin design award logo 金點會員